從珠、玉、黃金、白銀等貴重載體到普遍通行適合百姓民生的銅錢、鐵錢,再到創(chuàng)新、完善為現(xiàn)在的紙幣,中國貨幣的進化遵循著“形式由低級向高級發(fā)展,自身價值則由實至虛”的規(guī)律。
古今中外,貨幣是商品交換的產(chǎn)物,同時,它也是推動人類商業(yè)交換行為發(fā)展的一個重要因素。貝、珠、玉、鹿皮、金、銀、銅、紙幣乃至于粟帛等實物都曾作為中國古代的貨幣來流通。
我國古代歷史悠久,朝代更迭頻繁,所以,自古以來的貨幣繁雜多變,不同時期甚至同時期,貨幣都以不同的面目呈現(xiàn)在人們眼前,活躍在歷史舞臺上。大致上,魏晉之前盛行黃金,魏晉以后,通用銀兩,而銅錢、鐵錢之類的鑄幣一直用于普通的小額支付,民間日常使用居多。此外,飛錢、交子、關(guān)子、會子、寶鈔、官票以及鹽鈔、錢引等也在歷史上先后推行使用,一定時期內(nèi)起著交換媒介的作用。
我們的祖先很早就開始使用金銀了,其歷史可以遠溯到5000多年前的堯舜時期,我國古代通常的說法是,金有三品,分別為黃、白、赤。雖都名為“金”,實際分別對應(yīng)現(xiàn)代意義上的黃金、白銀、銅。黃金為上品,白金為中品,赤金為下品。可見,很久以前,古人就推崇黃金。
到了西周王朝第二位君主周成王姬誦統(tǒng)治時期,政府確立了九府圜法制度,規(guī)定:“黃金方寸,而重一斤;錢圜函方,輕重以銖。”黃金已是當時的交易媒介物,與銅錢并行,為法定貨幣。
秦帝國建立后,確定了國家金融政策:“秦兼天下,幣為二等:黃金以溢(通‘鎰’)為名,上幣;銅錢質(zhì)如周(朝)錢,文曰‘半兩’,重如其文。”(《漢書》卷24下)規(guī)定黃金為上等錢幣,銅錢為下等錢幣,而“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藏,不為幣”。此后,黃金盛行了相當長的時期,作為上等貨幣,國家重要賞賜多數(shù)使用黃金。如秦末之際,劉邦曾賜謀士張良黃金百溢(通“鎰”)。古代一鎰為20兩,黃金百鎰當為2000兩。當劉邦登上帝位后,為感謝太公家令說服太公向其行君臣之禮,一次就“賜黃金五百斤”。到了劉邦的兒子漢惠帝時期,為表彰大臣們修建皇陵的功勞,分別賞賜“將軍四十(斤)金,二千石二十(斤)金,六百石以上六(斤)金,五百石以下至佐史二(斤)金”。由此可以看出,西漢時期的黃金賞賜量很大,這些黃金同時可在社會上作為大額的支付結(jié)算,如買房、買馬、購車船、做聘禮等。
其后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,黃金的賞賜依然盛行,而且,量還不小,如北魏猛將豆代田,因戰(zhàn)功顯著,“獲賜奴婢十五口,黃金百斤,銀百斤”(《魏書》)。賞賜為國立下赫赫戰(zhàn)功的將軍,政府當然用最高等的貨幣,這是毫無疑問的,并且寫進了正史。
除了作為高等貨幣流通、賞賜之外,黃金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還大量用于鑄造佛像、裝飾佛教器物,以及作為尊貴身份的象征,被權(quán)貴豪富之家用來打造生活上的裝飾器物,這些非流通性耗費,使黃金的需求量大增,而市面流通之數(shù)量卻逐漸減少。
史學界有觀點認為,魏晉之后,尤其是從宋朝、金朝開始,盛行使用銀子。如明朝文學家、官員于慎行在《谷山筆麈》中陳述:“宋始用白金(白銀)及錢。”這個論述,可能不盡全面,實際上,如筆者前文所述,北魏朝廷就曾用白銀與黃金一起賞賜給將軍豆代田,而南朝梁時期,“交、廣之域,全以金銀為貨”。于此可知,南北朝時期已然開始使用白銀為貨幣。
明末清初大儒顧炎武的《日知錄》中記述:“金哀宗正大(年)間,民間但以銀市易,此今日上下用銀之始。”確切地說,宋朝、金朝以后,直至清朝,銀兩已被民間廣泛使用。有史學家認定:“宋、金兩朝,用銀最盛。”“元、明時代,銀兩尤為通行。”可以理解為,到了宋朝、金朝,白銀正式戴上了法定貨幣的“面具”,元明兩朝,官方與民間都愛用白銀。
正史記載,宋代官方經(jīng)濟往來、賞賜臣下多用白銀。如宋太祖朝乾德四年(966年)五月,“南唐賀(宋朝)文明殿成,進銀萬兩”。再有,開寶八年(975年)十月,宋軍猛攻南唐,兵臨城下之時,南唐后主李煜趕緊派人向宋太祖求和,“江南主(南唐李煜)貢銀五萬兩、絹五萬匹,乞緩師”。在《宋史》中,這樣關(guān)于國家層面對內(nèi)、對外大規(guī)模使用白銀的記載很多。宋代宮廷賞賜也樂用白銀。如宋朝第三位皇帝真宗時期,皇帝趙恒曾去看望生病中的姐姐萬壽長公主,“賚白金三千兩,辭不受”(《宋史》),等等。
其后,元朝、明朝直至清末,一脈相承,白銀一直通用,備受追捧。
需要指出的是,無論是黃金還是白銀作為高等貨幣的時期,用銅鑄造的貨幣一直使用著,并且使用時間最長、流通范圍最廣,除了極個別朝代之外,都被統(tǒng)治政府明令為法定交易媒介。
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鑄幣的國家,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商晚期,就使用過金屬貨幣“無文銅貝”。周朝建立后,“周而有泉”,銅制錢幣逐漸普遍于各地方(呂思勉語)。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,隨著商品經(jīng)濟的發(fā)展,銅錢廣泛使用,反過來也促進了當時各國之間的商品交易流通。不過,它不是唯一的貨幣,其他的貨幣形式很多。
歷史上的秦始皇有氣魄,兼并六國后,不僅統(tǒng)一度量衡,統(tǒng)一文字,而且也統(tǒng)一了貨幣。秦始皇將以前各國混雜流通的貝殼、珠、玉、銀、錫之類的“貨幣”,一律禁止流通,而法定銅錢制度,其形制如周朝銅錢,標上文字“半兩”,重量也是半兩,名實相符,作為下幣,普遍流通,與作為黃金的上幣相輔相成,歷史影響深遠。
到了漢代,銅錢在其形制規(guī)格上只是略作變通而已。漢文帝五年(前175年),“除盜鑄錢令,使民放鑄”,鼓勵地方實權(quán)派、民間大商人鑄造銅錢,致使非官方銅錢充斥市面,“故吳(王)、鄧(通)錢布天下”。到了漢武帝時期,又重申禁止民間私鑄銅錢的制度,地方政府也不能鑄造,一律由中央政府的上林三官負責鑄造五銖錢,流通全國,漢帝國的幣制達到空前穩(wěn)定,由中央政府鑄錢的金融傳統(tǒng)也由此奠定下來。
綜合來看,黃金、白銀、銅錢作為古代流通的主要金屬貨幣,三者之間的流通渠道略有些不同:黃金、白銀作為上等貨幣,一般來說多數(shù)為權(quán)貴、官宦以及富有人家所收藏、使用,或者用之于政府賞賜、稅賦征收結(jié)算等大額經(jīng)濟來往;而銅錢與普通百姓的日常使用最為貼近——如古代老百姓買個燒餅、割一斤肉、打壺酒之類的,一般都是一文、兩文的用銅錢支付,決然用不到金銀。很多史料筆記記述,在偏遠地區(qū),很多百姓一輩子也沒有見過白銀與黃金。
宏觀層面來看,當黃金、白銀等貴金屬被賦予了高等大額貨幣的屬性后,勢必對社會經(jīng)濟產(chǎn)生影響。實際上,我國歷史上,當黃金、白銀被推崇的“拜金時代”,金銀貴而錢賤,民間得到像樣金銀的機會少而難,所以,普通百姓手上的錢就等于縮水,物價隨之上漲。
中外史學界有個共通的觀點:凡是價格猛烈上漲的地方和時期,都會發(fā)生紛爭乃至于混亂,這是歷史上的共性。這也是我國元末、明末等發(fā)生大規(guī)模民變的重要原因。
作為人類交換的等價物,“貨幣”從最早最低層級的勞動所得,逐漸提升至于稀有難得的珠、玉、黃金、白銀等貴重載體,以及普遍通行適合百姓民生的銅錢、鐵錢,再到創(chuàng)生、完善為現(xiàn)在的紙幣,勾勒出一幅“貨幣”的進化圖:貨幣形式由低級向高級發(fā)展,“貨幣”自身價值則由實至虛。現(xiàn)在,虛擬貨幣、網(wǎng)絡(luò)支付等交易方式的出現(xiàn),則更加虛化了“貨幣”本身的價值。
閱古看將來。人類“貨幣”的未來面目,又會是什么模樣呢……